社会认可职业教育,职业教育招生、就业火爆,很多职业学校出现了“一位难求”,“招生即招工”“入学即就业”的培养模式成为常态;全省高职新生报到率由十年前的不足80%提高到95%以上,高职在校生规模已占据全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。
这十年,职业教育越来越香。
“我省积极破除唯分数、唯升学、唯文凭、唯论文、唯帽子的顽瘴痼疾,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。”尹洪斌说,过去十年中,河南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,印发《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》,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,有序推进学业水平考试、综合素质评价等配套政策。
超过一万家企业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
全省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3.32%
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,郑州大学、河南大学等高校以质量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,探索实施“学分制”“大部制”“学部制”等改革,着力构建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治理体系。
基础教育由全面普及向优质均衡跨越
尹洪斌说,为做好让群众满意的教育,河南全面落实国家“双减”各项部署,校外培训机构“营改非”、资金监管以及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100%覆盖。积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,“公民同招”全面落实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、身体残疾儿童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持续加强。
一大批高校原创性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,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、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郑州大学、河南师范大学常俊标教授团队研发的阿兹夫定今年被批准上市,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新冠口服药。
先后实施3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、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,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如今“最好的房子是学校,最美的环境在校园”,已成为各地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一张靓丽名片。
刁玉华表示,郑大、河大“双一流”建设一期任务顺利完成并进入第二轮建设序列,郑大实现部省合建。
河南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,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.13%。
全面规范中小学校外培训,线上学科培训机构全部关停注销,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93.32%,学科类培训机构“营改非”、资金监管、政府指导价实现“全覆盖”。
据悉,十年来河南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超过600万人。
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,分类考试招生录取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方式。
10月12日,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“河南这十年”主题系列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(教育专场),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,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。
为加速推进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,河南遴选推进河南农业大学等7所大学11个“双一流”创建学科建设,打造“双一流”后备军。
职业教育方面,河南由高速发展向提质培优转变。尹洪斌介绍,我省持续优化中职学校布局,中职学校数由2012年的920所调整至632所,在校生达151万人,位居全国第一,校均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0人。在全国率先启动职业院校“双高工程”建设,“少林武术”“长垣烹饪”等一批职教品牌享誉全国。
全省158个县(市、区)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,进入优质均衡发展新阶段。
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,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.11万所,教育人口2888万,在校生2695万,每万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由2012年的149人增加到270人。
尹洪斌介绍,十年来,河南基础教育由全面普及向优质均衡跨越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、义务教育巩固率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由2012年的66.63%、91.2%、90.02%提升至90.8%、96.1%、92.5%,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
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、一级巡视员刁玉华表示,十年来,河南普通高校由120所增加到156所,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155.9万人增加到268.64万人,在学研究生由3.2万人增加到7.97万人,毛入学率由27.22%增加到53.13%,河南高等教育实现了从“大众化”向“普及化”迈进的历史性跨越,河南学子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得到有力保障。
教育经费投入十年增长近90%;每万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由2012年的149人增加到270人;学前教育毛入园率、义务教育巩固率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由2012年的66.63%、91.2%、90.02%提升至90.8%、96.1%、92.5%,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……
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马俊峰
文章来源:《河南教育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 网址: http://www.hnjy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023/1845.html
河南教育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投稿 |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编辑部|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版面费 |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论文发表 |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河南教育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